目標分類 | 培 育 目 標 | 配合課程情形 |
1.技術能力 | 1.回應現代化社會上工業技術需 求,加強基礎實習能力。 2.技術能力培育應多元化、資訊化、彈性化。 | 1.加強機械基礎實習如車工、銑床、機械加工實習。 2.增設機電工場、PLC、數值控制、液氣壓等自動化課程。 |
2.專業知識 | 1.瞭解工業安全以其相關法規 2.熟諳機械之基礎知識。 3.具備基本電工裝置知識。 4.具有機電整合自動化之基礎操作能力。 5.具有機械設計的能力。 6.瞭解工廠管理之概況。 | 1.由「基礎實習」課程熟悉工業安全知識 2.經由「機械製造ⅠⅡ」、「機件原理ⅠⅡ」、「機械力學ⅠⅡ」、「機械材料ⅠⅡ」等課程建立起機械基礎知識;並配合「精密量測」、「綜合機械加工實習」進一步了解機械相關領域。 3.「機械電學實習ⅠⅡ」讓學生瞭解電工基本電學知識,讓學機械的學生對電不陌生。 4.「機電整合實習ⅠⅡ」、「液氣壓實習ⅠⅡ」,「數值控制實習ⅠⅡ」讓學生對機電整合與自動化機台有基本概念及基本元件操作。 5.「製圖實習ⅠⅡ」、「電腦輔助繪圖實習ⅠⅡ」、「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ⅠⅡ」,使學生具有機械設計的能力 6.由「機械基礎實習」、「精密量測實習」課程明瞭工廠管理及品質管制概念。 |
3.職業道德 | 1.培養學生敬業服務的態度。 2.培養學生勤樸自強的母校傳承精神 | 透過實習及工場人事組織培養正確的工作習慣與態度,增進職業道德。 |
4.進路導向 | 1.日校學生依性向興趣升學為主就業為輔。 2.補校學生依性向興趣就業為主升學為輔。 | 1.鼓勵學生參加教務處輔導課。 2.鼓勵學生參加技術證照取得。 3.鼓勵學生參加全國技藝、技能、科展等競賽。 4.多和業界聯繫,推薦就業。 |
5.人文素養 | 培養良好的藝術氣息,提昇氣質。 | 1.利用班會、週會適時宣導,加強社團活動。 2.配合學校成立美術館,鼓勵學生多多參與 |
6.配合社會變遷及地區產業界互動 | 1.永康地區工廠林立,南科和台南科工區近在咫尺,需要大量基層人員,機械業也朝向高精度、自動化、電腦化,配合機械業的需求,培育地區人才。 | 1.藉由上課、時事對學生說明社會變遷狀況,並參觀機械相關產業展覽、業界工廠教育參觀,提升學生的最新知識和增加與地區產業界互動。 |
7.發展特色及其他 | 1.課程與學生需要和時代脈動配合。 2.基本機械專業知識和技能紮實。 | 1.除了基本的必修科目外,增加許多選修課程,發展學校特色。 2.要求基礎實習課程,重視升學導向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