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科務
一、沿革
1.民國53年設立汽車修護科,招收壹班學生。
2.民國56年起招收兩班。60年起再減為壹班。
3.民國74年起實施群集課程,改名為汽車科,實施甲類課程。
4.民國76年增辦補校自給自足班。
5.民國78年起增辦第二專長班及樹德汽車修護班。
6.民國84年2月增辦補校春季延教班(後來改名實用技能班)及合作式國中技藝班。
7.民國88年2月停招補校春季實用技能班。
8.民國88年9月增辦補校秋季實用技能班。
9.民國88年起補校秋季實用技能班招收兩班。
10.民國89年9月增辦日校特教班汽車美容課程。
11.民國93年試辦實用技能學程,實施學年學分制。
12.民國106年開始招收日間實用技能學程,夜間實用技能班逐年停辦。
二、現有班級
日校:3班、日間實用技能班1班(3年1輪)、進修學校實用技能班:逐年停招。
三、汽車科教育目標
1.培育汽車裝配,檢驗及保養維修之實務技能。
2.培養學生機電整合、氣壓自動控制、電子及電工實務能力。
3.陶冶良好的職業道德,培養敬業樂群,負責進取及勤勞服務等工作態度。
4.豐富生活內涵,增進自我發展及適應變遷的能力。
5.奠定終身學習及生涯發展之基礎。
四、師資
教師七人、技士一人、代理教師一人。七位教師及代理教師皆取得碩士,其中二位教師更是曾在美國及英國進修,本科師資陣容相當堅強。
- 教學
1.本科專業科目教學採教師專長協同教學,教師可在特定之領域內,吸取新的知識與技術,並累積教學經驗,以提升教學品質,學生也可以獲得最專業化的指導。
2.每位教師桌上皆備有多媒體電腦乙部,以提供教師製作多媒體教材與教學電腦化。
3.專業科目配合電腦化教學,提高學生學習效率。
4.承辦勞委會委辦之丙級汽車修護技能檢定,成效良好。
六、實習工場概況及特色
新汽車科館於民國96年完工,並於民國97年提供本科學生實習,實習空間更加寬廣,學習環境更加優良。本科實習工場共八間,選手訓練室一間,專題研究室一間,工具室一間及材料室一間。
1.電子實習工場: 培養學生電子實務技術。
2.電工及氣壓實習工場:培養學生電工實務技術、氣壓自動控制及PLC控制能力。
3.內燃機實習工場: 培養學生引擎各系統檢修實務技術 (如進氣系統、燃油系統…等)。
4.柴油引擎實習工場: 培養學生傳統式及電腦化柴油噴射引擎、共軌引擎等各系統檢修能力。
5.汽車底盤實習工場: 培養學生底盤各系統檢修等實務技術(如:傳動系統、煞車系統…等)。
6.汽車綜合實習工場: 培養學生綜合保養實務技術。
7.汽油噴射實習工場:培養學生電腦化汽油噴射引擎各系統檢修能力(如電腦控制系統…等)。
8.汽車電系實習工場:培養學生汽車電系各系統檢修能力(如:起動系統、充電系統…等)。
9.機車實習工場:培養學生機車基礎及各系統檢修能力。
六、就業
目前可以考領之證照有:
1.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頒汽車修護職類甲級、乙級、丙級技術士証。
2.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頒氣壓職類甲級、乙級、丙級技術士証。
3.交通部頒二級技工執照(此證為開設汽車保養場必備之證照)。
3.交通部頒民營汽車駕駛人訓練班班主任、教練、交通法規講師、汽車構造講師。
4.交通部頒汽車檢驗員証、汽車考驗員証。
5.環保署頒汽機車惰轉狀態排氣檢驗員証(汽車檢驗員必備)。
6.技術類高考、普考。
七、歷年來接受委託辦理事項
1.承辦省政府勞工處委辦全國技能競賽台灣省汽車修護職類競賽。
2.承辦台灣區高級中等學校工科學生技藝競賽汽車修護職類競賽。
3.辦理在校生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事宜。
4.承辦台灣省新課程機械群教師內燃機研習。
5.承辦台灣省汽車科教師技術研習會。
6.辦理補校自給自足班、春季實用技能班、第二專長班。
7.台灣台南監獄合作辦理受刑人汽車修護班。
8.國民就業輔導中心委託辦理中、短期社會青年就業訓練汽車修護班。
9.協助台南市大成國中設立汽車修護班。
10.支援台南市復興國中汽車美容班。
11.辦理合作式國中技藝班(文賢國中、永仁國中、復興國中、延平國中等)。
12.規劃第二專長班課程,並開辦汽車修護第二專長班。
13.開辦特教班汽車美容課程
14.爭取與裕隆汽車台南縣市總經銷國通汽車公司簽署建教合作,並提供獎學金及實習車輛。
15.承辦中華民國技能競賽汽車修護職類決賽事宜。
16.承辦全國技能競賽南區分區賽事宜。
八、未來的展望
汽車科經過四十年的成長,造就了許多人的一生,也在台南地區的汽車服務業佔有重要地位。然而面對社會的轉型,南工汽車科的未來,必需與社會潮流相結合;因此,如何營造一個適切而快樂的學習環境;如何以學生為本位,充實其生涯發展。加強服務精神的培養,加強語文的統整與表達能力、加強資訊的應用能力及加強學生機電整合、自動控制、電子及電工知識及實務技術,讓學生可以受到全人的人格陶冶,並建立其終身學習的態度。凡此種種都是必須面對且全力以赴的課題,期使南工汽車科的光芒能繼續照耀在這片可愛的土地上,為社會、為教育的成就繼續盡力。